《今日鹿城》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專版4
附詳文內容如下:
浙江長城減速機:
科技創新坐上行業第一把交椅
相比于鞋服等傳統產業,浙江長城減速機有限公司也許不被大眾所知,但其年產值3個多億的成績,足以彰顯其實力。
沒有多余的修飾,沒有過分的渲染,總經理虞培清直接帶記者去了車間參觀。電腦全程控制、工人有序生產,各種攪拌設備從這里出產,銷往全球各地,應用于石油化工、生物醫藥、能源、環保、水處理等各個行業。據了解,這家在攪拌設備行業里大名鼎鼎的企業,創建于1981年,起初專業從事減速機的設計、生產,所以至今仍沿用著最初的名字。從90年代起,企業的領導人虞培清敏銳地發覺了攪拌設備行業潛在的巨大發展機遇,并迅速帶領企業進行了轉型。到目前為止,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成套攪拌設備設計、制造的龍頭企業,全國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在經歷次貸危機、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銀根緊縮等種種復雜環境后,今年,企業銷售額仍然保持著10%的增長。秘訣在哪里?技術創新是答案。當然技術創新不僅僅是開發幾個新產品,新技術,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公司在2002年成立了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006年申報成為浙江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10年,企業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建立了溫州首個企業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的建立為公司帶來了基礎研究的團隊人才支持,特別是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可以將他們的畢業論文通過在企業的基礎研究來完成,既為他們提供研究實習基地,也為企業解決了研究人員缺乏的難題。目前,企業的技術人員占到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已在企業呆了10年,現任企業副總經理的周國忠博士就是院士工作站的一員,他完成了多項省市技術創新項目,并獨立承擔了國家“863”(高技術發展)項目。“這是我們新研究開發的一個項目——連續熟化裝置試驗平臺,主要用于海上石油開采,不久就會投入生產了。”周博士熱情地介紹說。
虞培清說,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占到了銷售投入的3%以上,并把技術改造、投入項目、資金與銷售收入、利稅同等納入考核指標,做到生產、銷售、技改三同步,確保企業技術進步保持強勁后勁。目前,企業已申報并獲得專利50余項,這些科研成果的快速產業化與市場開拓,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和跨越。